NAS 自建 vs 成品 Synology NAS vs Server

機架伺服器當 NAS vs 群暉 NAS|優缺點完整比較

機架伺服器當 NAS vs 群暉 NAS|優缺點完整比較

在企業或個人儲存規劃中,常見的兩種選擇就是 機架伺服器自建 NAS群暉 Synology NAS。到底哪種方案比較適合你?本文將從效能、擴充性、軟體管理、成本與適用場景,為你完整分析優缺點。


📌 1. 硬體效能與擴充性

機架伺服器當 NAS

  • ✅ 可搭配雙 CPU、大容量記憶體,適合高 I/O 環境。
  • ✅ 支援更多硬碟槽(12/24/36 Bay 甚至更多)。
  • ✅ 可安裝 HBA 卡、10G/25G 網卡,效能大幅提升。
  • ❌ 功耗高、噪音大,需要機櫃與散熱。

群暉 NAS

  • ✅ 功耗低、安靜,適合家庭或辦公室環境。
  • ✅ 中小型機種 2~8 Bay,企業級 RS 系列支援 12/24 Bay。
  • ❌ CPU 效能有限,進階應用可能不足。
  • ❌ 擴充 PCIe、網卡彈性較小。

📌 2. 軟體與管理便利性

機架伺服器當 NAS

  • ✅ 可自由安裝 TrueNAS、UnRAID、Linux 自建系統。
  • ✅ 可同時跑虛擬機、Docker、Kubernetes 等多功能應用。
  • ❌ 設定門檻較高,需要 Linux/存儲經驗。

群暉 NAS

  • ✅ 內建 DSM 作業系統,圖形化介面簡單上手。
  • ✅ 套件中心支援備份、監控、相簿、郵件伺服器等應用。
  • ❌ 對進階玩家限制多,部分功能需額外授權。

📌 3. 成本與維護

機架伺服器當 NAS

  • ✅ 二手伺服器性價比高,自由選擇硬碟與零件。
  • ❌ 功耗高,長期運行電費明顯。
  • ❌ 維護需自行處理,零件更換要自己找。

群暉 NAS

  • ✅ 官方保固,軟硬體一體化,穩定可靠。
  • ✅ 功耗低,適合 24/7 長時間運行。
  • ❌ 高階型號價格偏高,記憶體/CPU 升級受限。

📌 4. 適用場景

  • 機架伺服器 NAS: 適合企業、需要高效能 I/O、虛擬化、大量資料備份的人。
  • 群暉 NAS: 適合中小企業、SOHO 或家庭用戶,重視省電、安靜、簡單好用。
  • 混合使用: 很多人會「伺服器當主存儲」+「群暉 NAS 當備份或影音/監控應用」。

📌 總結

如果你追求 效能與擴充性,並能接受較高功耗與維護成本,機架伺服器自建 NAS 會是最佳選擇。
如果你想要 簡單、省心、安靜 的儲存方案,那麼 群暉 Synology NAS 更合適。
對多數中小企業與個人來說,兩者搭配使用往往能達到最佳效果。


 

Wi-Fi 覆蓋規劃:穩定漫遊、高密度連線

UniFi Wi-Fi 覆蓋規劃:穩定漫遊、高密度連線

我們提供 UniFi 企業級 Wi-Fi 覆蓋規劃與建置:依空間與人數設計AP 點位有線回程(PoE)5 GHz/6 GHz 頻道規劃功率調校,確保 -65 dBm 以上訊號與順暢漫遊。適用辦公室、門市、旅館、校園與倉儲。

目標與指標(Coverage & Capacity)

  • 訊號涵蓋:一般 ≥ -65 dBm;VoIP/視訊建議 ≥ -67 dBm;SNR ≥ 25 dB
  • 頻段策略:5 GHz 為主、2.4 GHz 保底;有 6 GHz 時用於高密度/高吞吐區
  • 通道寬度:2.4 GHz 20 MHz;5 GHz 20/40 MHz(密集建議 20);6 GHz 可 80 MHz
  • 發射功率:5 GHz 中/低、2.4 GHz 低,避免過強導致不良漫遊
  • 同時上線容量:每台 AP 建議 30–40 名活躍用戶(依業務流量而定)

規劃流程(How we work)

  1. 需求盤點:坪數/樓層、牆體材質、同時上網人數、應用(VoIP/視訊/掃描槍)。
  2. 點位設計:AP 置於天花板、空間中心,遠離金屬與牆角;相鄰 AP 信道錯開。
  3. 有線回程優先:以 PoE 交換器拉線為主;Mesh 僅作補點。
  4. 現勘與驗證:走測動線與死角,標示 -65 dBm 等高線
  5. 調校與交付:功率、最小 RSSI、Band Steering、k/v(視兼容啟用 r);提交熱度圖與文件。

AP 型式與場景

  • 吸頂型:開放辦公、教室、展場。
  • In-Wall:旅館/辦公一室一點,並提供桌面有線。
  • 戶外/走廊:防水機種+定向天線沿走道佈建,降低串擾。

快速估算(初步預算/數量用)

  • 依面積:AP 數 ≈(總面積 ÷ 100 m²)× 屏障係數(開放 0.8/一般 1.0/隔間多 1.3)。
  • 依人數:AP 數 ≈ 同時活躍用戶 ÷ 35。

交付內容

  • 熱度圖(-65 dBm 等高線)、通道規劃圖、AP 站點表(名稱/位置/交換器 Port)。
  • 控制器設定(SSID/VLAN、Band Steering、Minimum RSSI、Airtime/Load Balancing)。
  • 維運建議:監控與告警、韌體/頻道維護排程、異常處理流程。

常見問題(FAQ)

Q1. 一層樓放兩三台大功率 AP 可以打滿嗎?

不建議。少量高功率容易造成重疊干擾與漫遊不切換,實際吞吐反而下降。

Q2. Mesh 與有線回程差在哪?

Mesh 便利但會犧牲頻寬/延遲;有線回程最穩定,建議能拉線就拉線。

Q3. 2.4 GHz 還需要嗎?

仍需做相容保底;用戶端以 5 GHz/6 GHz 為主,2.4 GHz 低功率維持覆蓋即可。

Q4. 走廊放 AP 能涵蓋房內嗎?

牆體衰減大,房內訊號與吞吐不佳;點位應靠近實際使用區域。

為什麼選擇我們

  • 專注 UniFi 生態:AP/交換器/控制器一體化導入與維護。
  • 覆蓋 + 容量雙目標規劃,高密度場合同樣穩定。
  • 完備文件與教戰手冊,降低後續營運成本。

立即諮詢:提交平面圖與人數峰值,我們 1–2 個工作日提供點位草圖與初估數量。

HPE Aruba Networking Switches 全系列介紹:從 CX 6000 到 CX 10000 的完整指南

HPE 全系列伺服器介紹:從 ProLiant 到 Superdome 的完整指南

Dell PowerEdge XE 全系列伺服器介紹|高效能 AI 與 HPC 解決方案

Dell PowerSwitch 資料中心交換器|高效能資料中心網路解決方案

Dell PowerEdge R 系列伺服器深度解析為數據中心量身打造

Dell 伺服器、工作站與網路設備完整介紹|企業 IT 解決方案首選